${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文明辽宁>>文明播报
海城市:聚焦振兴新突破 激发干事精气神

2024-01-03 15:14:18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年初以来,辽宁鞍山海城市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放在助力新时代全面振兴新突破、实现全国百强县争先进位的战略高度,在创建工作中,聚焦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这一主题,围绕坚定不移抓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两条主线,瞄准目标、节点、结果三个导向,抓住干部作风转变、选人用人导向、目标绩效考评、振兴发展合力四个关键,全力营造全城创建、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汇聚全市上下的力量和智慧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目前,海城市已连续两年在全国文明城市省检测评中蝉联省内第一,顺利通过省代国检考核验收。今年11月16日,海城市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市省代国检,成功获得国家卫生市殊荣,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新思路凝聚新力量

  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新机遇,新思路新举措。

  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考交卷年,海城市厘清工作新思路,聚焦一个主题、围绕两条主线、瞄准三个导向、抓住四个关键,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放在助力新时代全面振兴新突破、实现全国百强县争先进位的战略高度,切实强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感、使命感,举全市之力,凝万众之心,全面汇聚起全市上下“重燃激情 再创辉煌”的磅礴力量,决战决胜文明城市创建。

  海城市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实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此,海城市聚焦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各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助推高质量文明城市的创建。

  时刻牢记嘱托,汲取不懈奋斗的源泉动力。海城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此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根本遵循、行动方向和工作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绘就以文明为底色的城乡振兴新画卷,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城西柳尊凯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扛起抓发展、促振兴的使命担当。海城市坚持把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作为行动自觉,贯穿于各方面全过程,把省委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大部署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建立起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两为”大比武(我为企业解难题和我为群众办实事)、赛道考核激励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特别是围绕落实党中央及省委、鞍山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盯节点、事不过夜,建立起严格的调度督办落实机制,推动相关决策部署在海城落地见效。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营造齐抓共管创建环境。海城市把主要领导负责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成立由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印发《海城市文明创建实施方案》《2023年海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项目清单》等指导性文件,市委主要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后召开各类工作会、协调会、汇报会、现场办公会50余次。同时,市委专题会议明确对重难点问题的推进,实行“三个两周”的工作步骤,即“第一个两周将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第二个两周举一反三,建立红黑榜,第三个两周自检自查,再出现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年初,市创城办排查梳理创城实测点位问题867个,目前已整改842个,正在整改25个。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山清水秀、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海城市组织召开全市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暨警示教育大会,贯通执行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进“三个万件”行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存量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共处置问题线索808件,同比增长101.5%;强化“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和“一体化审批服务”建设,通过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筑牢全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堤坝防线。

  以新举措激发新动能

  把文明创建作为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作为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海城市永发亚麻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一直受到新老客户的青睐。然而,企业在推动产品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难题。

  “镇里得知企业遇到的难题后,迅速帮忙对接相关部门,最终成功帮助我们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3人。”近日,谈起海城市开展的“我为企业解难题”大比武活动时,海城市永发亚麻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波满口称赞地表示,“这种和企业一起梳理难点、堵点和难心问题,精准施策帮助解决的做法,让企业的活力持续迸发,更加增强了企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的信心。”

  作为最具价值的“城市形象名片”,全国文明城市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最高荣誉,也是对一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全面检阅。为此,海城市围绕坚定不移抓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两条主线,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两为”大比武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企业帮扶,突出项目带动,着力解决好经营主体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物质基础,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全力用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强劲引擎,释放更多新动能,加快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城实践的新篇章。

  坚定不移抓发展,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经济基础。海城市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大比武活动,精准施策,靶向治理,变审批服务为助企发展,和企业一道开辟新市场,全力解决审批手续办理、要素保障、设施配套等问题3976件。坚持新官理旧账,召开三次惠企资金兑现会,出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企业投资贡献奖励办法》,向363家企业兑现了历史陈欠的惠企资金5783.75万元,以守诺践诺的真情实举和真金白银的具体行动,树牢政府诚信形象,增强企业发展投资信心。组织开展市级领导“抓投资、上项目、强包保、重服务”专项行动,抢抓央地合作、“双鞍”融合等机遇,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引领性大项目,重点推进亿元以上央地合作项目18个,今年计划开复工的12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已全部开工。特别是,推动了停建10年的投资120亿元的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项目重新投入建设,成为鞍山市3个百亿级项目之一。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比一季度提升了40个百分点。  

  海城下足“绣花”功夫推进道路维修改造。

  持之以恒惠民生,以文明城市创建成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海城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比武活动,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25项民生保障工程,把民生实事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今年累计投入资金2.67亿元,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整治,下发问题整改督导单43期,有效整改问题586个。其中,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按照厘清责任抓落实、对照标准抓整治、定期评比促提升的步骤,对全市99个无物业小区进行治理,2.5万户居民直接受益。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对67条主次干路和街巷路进行维修改造,通过依规严管、媒体曝光等方式,重点整治乱停乱放、随意调头、“僵尸车”、违法越线、不礼让行人等各种不文明行为。

  同时,开展违建拆除和广告牌治理,成立城市市容执法大队,抽调执法力量180人,专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浓度同比改善6.4%,省18个重点区域中改善率排名第四;提前完成44.43公顷年度矿山复垦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垃圾清运管理,更换垃圾桶1850个,启洁公司每天出动管理人员59人,保洁员580人,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垃圾无积存,日产日清。前三季度12345平台群众诉求办结率从一季度的85.49%提升至99.59%,满意率从一季度的92.31%提升至97.72%,得到了群众高度认可。

  在此基础上,海城市坚持久久为功促文明,全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为全市下发文明餐桌提示牌6000余个,实现文明餐桌全覆盖。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7.6万人,先后组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有6名个人被上级部门表彰。重新修订了《海城市民文明手册》,免费向市民发放10万余册。全市建有1个市级实践中心,26个镇(街道)实践所、435个村(社区)实践站、500个实践点,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围绕新思想强信心、新文化聚民心、新关爱暖人心、新风尚筑同心扎实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持续推进道德模范、“海城好人”评选活动,全市累计有9人入选“中国好人”、4人被评为“辽宁好人”、10人被评为“鞍山好人”。

  以新机制释放新红利

  把文明创建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平台

  小区环境的变化,让一直想搬家的海城市海州街道合力社区环北小区居民李志义,打算在小区一直住下去。为了能有效管理环北小区,在所辖合力社区的帮助下,以9名小区党员为核心的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他们义务管理小区,为居民服务,并结合小区实际配合实施改造工程,让环境整体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整体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随之持续提高。

  通过事例看文明城市创建,背后正是海城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增强市民幸福感重要平台的工作理念。特别是,今年以来,海城市积极实施领导周调度的同时,还通过“赛马”激励评比机制等,在全地区构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格局。

  文明城市创建,离不开机制的支撑保障。海城市瞄准目标、节点、结果三个导向,通过建立工作调度、督查督办、赛马激励等机制,着力用新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成效,按下文明城市创建的惠民“加速键”。

  坚持目标导向,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海城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提高标准、拉高标杆,建立月工作例会、“抓发展、惠民生”双周调度会、重点工作每周调度、重大项目每3天调度工作机制,制定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日工作动态和每周分析报告,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党组推动振兴发展、创建文明城市的责任。组建海城市EOD项目专班,成功引进落地投资100亿元的华能“新能源+生态修复”项目,填补了海城十年来没有百亿元项目的空白。通过周调度,谋划项目从1.0版本升级到5.0版本,谋划项目987个,总投资2673亿元,比一季度增加了845个。

  坚持节点导向,建立督查督办机制。海城市按照不同目标的不同节点要求,对每一个群众诉求、每一项工作任务,按序时照单压茬推进、按单验收,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个节点任务。累计印发工作提示单214个,下发督办通知112期,督查督办事项1193个,已办结1134个,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特别是为巩固创建成果,坚持“一天一督导、一周一例会、定期回头看”的工作机制和自上而下金字塔结构五级督导体系,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创城办等各督导组每天开展一定区域、一定范围、一定点位的督导检查,每周创城工作专题会上形成工作情况汇报,分析汇总督导发现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整改建议,边“督”边“创”,以“督”促“创”,做到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建立一项制度。

  坚持结果导向,建立赛马激励机制。海城市树立交账意识,建立“赛马”机制,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环保等工作摆进第一批16条赛道,召开三年行动半年总结大会和奋战四季度誓师大会,表奖在文明创建、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132名,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发展氛围。  


  环卫工人在清理隔离护栏。

  以新面貌展现新作为

  把文明创建作为锤炼干部作风能力的重要载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海城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的具体体现,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责任担当,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选择。海城市还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锤炼干部作风,提升干事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牢牢抓住干部作风转变、选人用人导向、目标绩效考评、振兴发展合力四个关键,切实营造个个当好创城“主力军”的浓厚氛围,用新面貌展现海城行、海城能行的更大作为。

  抓干部作风转变。海城市分行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传递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鲜明信号。坚持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走进企业,现场办公,全力帮助企业清理卡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通过大比武排名,建立赛道,激励干部作风转变,通过近距离考察考核,实现“被动”审批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抓选人用人导向。海城市旗帜鲜明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大力培养选拔更多符合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注重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实践一线发现识别选配干部。前三季度,51名在文明创建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职级晋升,7名优秀干部得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形成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干事氛围。

  抓目标绩效考评。海城市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市委决策部署闭环督办和结果运行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月月看、季度比、半年评、年度考”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形成“立项、督办、考核、结果运用”闭环式跟踪问效新模式。特别是把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形成经济指标、党建工作和文明创建指标相融合的考核体系,制定创建领导分工包保、文明创建五级督导、问题闭环销号管理等20余项工作制度,依据限期督办结果给予各单位绿灯、黄灯、红灯的结果预判,以督查考核倒逼工作落实。

  抓振兴发展合力。海城市打破部门限制,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以事为中心的分工合作机制。市级四套班子齐上阵,市政府班子成员分线组织推进,市人大、市政协班子成员定期开展文明创建专项调研,邀请老同志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特别是在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上攻坚发力,全员上阵抓招商,压实每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至少招引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责任,聚焦“4+4+3+N”产业链,围绕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招商目标企业,精准招商上项目。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为文明城市创建奠定发展基础。

  振兴新突破,激发精气神。海城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初心,全民动员,上下一心,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责任编辑:宋长春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