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雷锋生命中最后的170天在铁岭度过。在这170天,雷锋不仅留下了39篇日记、18个故事,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把多帮群众做点好事当成人生最大幸福的闪光思想留在了辽北大地,雷锋精神早已在铁岭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昨天,我们有雷锋;今天,我们是雷锋。在这里,常常会与“雷锋”不期而遇:雷锋车队、雷锋小学、学雷锋班组、雷锋窗口……雷锋的名字,永远写在了春天里。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践行。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学雷锋活动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这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传承。穿越历史,雷锋精神永不朽;面向未来,辽北儿女正行动。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雷锋精神是凝聚起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力量;今天的铁岭,正面对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一场大考,交出合格的铁岭答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一路生花。
播撒爱心 温暖一路同行
3月5日,铁岭交运集团公汽公司开展以“传递爱心座 共筑文明行”为主题的“第十七个爱心让座日”活动。
活动当天,公汽公司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在各线路公交车内张贴爱心让座宣传标语,向过往乘客宣传文明乘车、主动让座的理念。现场安排专人引导乘客有序乘车,对主动让座的乘客及时送上纪念品和表扬,鼓励更多乘客参与到文明让座的行动中来。志愿者在公交车上进行文明乘车宣传,提醒乘客为有需要的人让座,同时维护车内秩序,确保乘客安全、舒适出行。
记者在多条公交线路上看到,从早上高峰时段开始,不少乘客都会主动起身给老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群体让座。在一辆16路公交车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刚上车,坐在前排的一位乘客便立即起身为老人让座,老人连声道谢,脸上洋溢着感动。在102路公交站旁,工作人员进行了“让座日”的宣传活动,他们手持宣传资料在站点向市民普及爱心让座理念,并邀请市民拍照留念,传递文明精神。
铁岭交运集团公汽公司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引导市民传承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主动为老、幼、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以“让座”这一微小举动为切入点,培育文明、有序、礼让、关爱的乘车习惯,营造文明乘车的浓厚氛围,促进市民将文明乘车内化为自觉行动,提升市民文明乘车素养,推动形成文明乘车的良好社会风尚。
薪火相传 为社会贡献力量
3月5日,银州区站前文化公园内洋溢着温暖与关爱的氛围,一场以“传承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为主题的集市活动在这里举行。
此次活动由银州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众多爱心单位积极参与,为居民们带来一系列丰富实用的志愿服务。
活动现场,各个志愿服务展位前人头攒动。春光爱心志愿服务团队的展位前,志愿者们热情地为居民普及医疗急救知识,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用急救技能;免费理发展位里的志愿者理发师们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就为老人们换了清爽的发型;铜钟街道中医按摩展位,专业的按摩师通过按摩穴位,帮助居民缓解身体的疲劳和不适;铁西街道测血压、中医诊脉展位前,医护人员们认真地为居民测量血压,耐心地解答居民们关于健康的疑问;银州区惠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展位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正与居民们一对一的交流,为他们缓解心理压力,疏导情绪;银州区团委的法律援助和银州区检察院的普法宣传展位,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银州区工人街道听力和视力检查区域,志愿者们和铁岭同明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居民们进行细致的听力和视力检测,并提供相关的保护建议。
集市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银州区党史研究中心的“讲雷锋故事、雷锋生平事迹展览”区域,志愿者们生动地讲述着雷锋的感人故事,展示着雷锋的生平事迹,吸引了众多市民,尤其是孩子们的围观。
此次志愿服务集市活动,不仅为银州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便利,更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剪刀传温情 银发焕新颜
3月5日,在开原市上肥镇,一场充满温情的爱心活动悄然展开,镇内的理发师高平和她的徒弟柏运庭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当地的困境群众和留守老人送去关怀与温暖。
一大早,高平和柏运庭就带着专业的理发工具来到村里。80岁的王淑香老人的老伴早年去世,她自己又小脑萎缩,行动极为不便。当高平和柏运庭出现在她面前,准备为她理发时,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王奶奶,咱们今天理个清爽的齐耳短发行不?”高平细心地为老人围上围布,耐心地询问老人对发型的需求。尽管老人因为身体原因表达有些困难,但高平还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耐心,为老人设计了一个简洁又舒适的发型。在理发过程中,柏运庭也在一旁递工具,清理碎发,两人配合默契。“能为这些老人做点实事,我心里特别高兴。”高平说,“雷锋精神就是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此次活动,高平和柏运庭共为5位低保户和留守老人理了发。每给一位老人理完发,都会获得由衷的感谢。这些感谢的话语和激动的神情,让高平和柏运庭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份来自雷锋团战友的精神馈赠
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雷锋雕像”捐赠仪式。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激励着无数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市博物馆迎来了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团退役老军医徐广德。徐广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战士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转业后,他扎根农村,致力于地方病防治工作。退休后,他更是开设诊所,低价或免费为群众看病,坚持“能干一天就多服务一天”的信念,不仅用医术守护人民健康,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
捐赠仪式上,徐广德向市博物馆捐赠了一尊雷锋雕像。他说:“这座雕像我珍藏多年,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雷锋精神在铁岭的象征。雷锋精神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老一辈革命战士们付出艰苦努力换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市博物馆馆长张剑对徐广德老先生的无私捐赠表示感谢。他说,市博物馆将继续发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将雷锋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观众深切了解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敬老院里来了一群年轻人
义务理发、剪指甲、量血压、打扫卫生……3月5日,位于开原市的云泽养老院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手脚麻利地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普及健康知识,热情地和老人们拉家常,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
这些年轻人,是来自开原市新城街道迎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当天,他们早早地在云泽养老院集合,带着精心准备的工具和满满的爱心,为老人们送上特别的关怀。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服务。只见几位志愿者熟练地操作理发工具,理完发后,老人们看着镜中精神焕发的自己,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一旁,志愿者们正耐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认真解答老人们提出的健康问题,详细普及老年病预防知识,让老人们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还能增长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意识。同时,一部分志愿者边和老人聊天,边细心地帮老人剪指甲。其他人则手拿扫帚和抹布,穿梭在各个房间,认真清扫地面,擦拭家具,仔细整理床铺,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努力为老人们营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将新鲜的水果一一分发到老人手中,而后围坐在老人身边,与他们亲切交谈,耐心地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身体状况,认真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养老院的每一个角落,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践行雷锋精神 共筑美好家园
3月5日,铁岭县蔡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与“五老”干部开展新时代学雷锋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手持学雷锋海报,分工协作,将海报张贴在蔡牛镇主街两侧。醒目的海报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看到这些海报,就想起雷锋的故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一直学习。”村民们感慨地说道。随后,志愿者们前往华家村慰问困难家庭。他们与村民亲切交流,了解其健康和生活状况,倾听诉求,并送上米、面等生活物资,还帮忙打扫了庭院卫生。
不仅如此,在蔡牛大集,志愿者们手持扫帚、钳子等工具,认真清理垃圾,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集变得更干净整洁,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爱护环境。”志愿者感慨地说。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